近年來,貢山縣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條件,把群眾持續增收的重心聚焦在生態產業上,大力發展草果種植,全縣累計種植草果面積達23.3萬畝,讓當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。該縣紀檢監察機關始終把“目光”聚焦在草果種苗選購、發放、種植、銷售等各個環節,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。
建章立制強基礎,壓實主體責任。依托“2+1+1”聯動工作機制,把草果產業作為派駐監督、巡察監督、日常監督的重點,持續督促縣農業農村局等行業部門建章立制,修改完善《項目資金申報管理制度》《審批錯誤責任追責機制》《民主管理與監督制度》等制度,確保國家扶貧資金用到刀刃上。同時,嚴肅查處了縣財政系統、農業系統嚴重違紀違法案件,堅決清除“致富果”發展壯大路上的“病蟲害”。督促縣財政局、縣扶貧辦嚴格按照《貢山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實施方案》《貢山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》執行,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,確保扶貧資金安全使用,加快草果產業發展壯大。
精準監督,積極推動復工復產。充分發揮“派”的權威和“駐”的優勢,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扶貧產業發展進行監督檢查,持續督促行業部門緊扣縣委縣政府制定的“543321”產業發展規劃,圍繞“治傷疤、保生態、防返貧”生態建設鞏固脫貧成果行動,調整種植結構,優化農產品結構,把草果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分解到年度、落實到鄉鎮、細化到村組。深入調研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的難點,持續督促行業部門提高工作的針對性、實效性,千方百計消除有“果”無“路”難暢銷的風險。指導駐在部門詳細排查疫情防控條件下生產運行面臨的風險,通過實施建品牌,暢銷路的一系列措施,加強對貢山富民草果加工銷售配送基地、怒江貢當石頭閣農林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、貢山神田生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扶持與監管,不斷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,確保致富產業鏈供應不斷、市場不亂。
嚴肅追責問責,促進擔當作為。在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過程中,該縣注重把加強監督和正向激勵結合起來,把握好“看主流”和“把不足”的辯證關系,集中力量攻堅,通過開展“盯項目、轉作風,抓落實、促脫貧”主題實踐活動、“對黨忠誠、履職盡責、攻堅克難”專題談話、“下沉作戰、全面總攻”專項行動以及脫貧摘帽“百米沖刺”專項行動誓師大會等攻堅行動全力提升干部攻堅能力。完善和運用好“面詢”“蹲點式”調研和“體驗式”監督等做工作措施挖細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,自2015年12月以來,縣紀委監委受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111件,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2人,通報曝光45批次106人。(李金鰲)